参与研究‘迹之门’的专家教授人数增加了五倍有余,他们纷纷来自名校,顶级实验室,涉及: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凝聚态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基础理论,连续介质力学,……,等等,近百个领域的顶级专家。
然而,他们的所学,放在‘迹之门’身,通通失效了。
像十九世纪的科学家,对现代的智能手机一样,对科技的认知跨度太大,一下子超出了他们的学识水平。
实验区,曼里教授领着一批专家教授,教师教导学生似的向他们讲解他对‘迹之门’的研究‘经历’。
曼里教授是研究‘迹之门’最久,最老资历的专家,理所当然得担任着整个研究团队的核心人物,然而,“迹之门”,他所知的情况非常有限。
“‘迹之门’所使用的建造材料是一种原子被极限‘压缩’的未知元素,这种科技代差,使得我们的探测工具在‘它’面前通通失效了。”曼里教授看着下属们介绍道。
“教授,这种材料具备导电,磁力这些特征吗?”
“教授,它的引力场是怎么样的?”
“教授,电磁脉冲探测器不能对它起效吗?”
“……。”
曼里教授的话音一落,专家教授们纷纷迫不及待地抛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询问迹之门的材料特质。
闻言,曼里教授苦笑了下,介绍道:“迹之门所使用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排异性,力场稳定,导热性,导电性,熔点,沸点,凝固点,这些常见的物理特性,以我们现在科技水平没办法检测,即便使用最先进的激光切割技术,也无法从迹之门身弄出一点痕迹。”
闻言,听曼里教授讲解的专家教授们,一个个皱起了眉头,感到无棘手。
“不过,好消息是,我们根据‘万物特波论’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