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网后,范举的球拍也已经随即跟上,而网前此时已经出现了大片的空档,如同随时能够被打穿一样。
从底线上来的范举终究还是慢了,这点范举比谁都清楚,在他截击的瞬间,在网前的乌里耶特的球拍也拦了过来,看角度这个球极有可能从范举的身后穿过,打向他发球的角度而去!
“不好!”乌里耶特没有反应的时间,他只是下意识地拦截了范举的网前截击,他没有意识到,这个角度并非空无一人。
底线上纳达尔早已瞄准了这一球,在多次的练习演练中,当范举的截击数次在发球后,被网前留守的对手打回到发球位置的对角后,他们便想出了这一变化出来。
范举发球上网,纳达尔快速补位到范举发球的位置,这种快速的短截击对手势必会躲开范举所在的往前。
而这个角度便只剩下一个,那就是范举之前发球所在的位置!
纳达尔的反手穿越,无论看几次范举都觉得,范举都觉得在红土上,给这小子足够的转换时间,才能发挥出这反手的真正威力。
纳达尔在比赛中,往往会被快节奏的对手打出漏洞,最主要的问题都在于,正反手球拍转换的速度,拖慢了他应对快节奏对手的能力。
以纳达尔的力量与控球,只要给他充足的时间,他可以打出另当今网坛绝大部分对手,都难以招架的上旋,和范举一样,一旦抓住了进攻势头,潮水般的进攻,便可以把对手吞没,再也找不到反击的机会。
一旦到了网前,纳达尔就变成了单手持拍,从本质上这改变了纳达尔培养出的球感,拦截上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太快的变化速度这并不利于发挥出他最强的威力。
不过和范举搭档双打,纳达尔可以安心地留在底线,他所要做的便是在底线,和范举完成两人互相搭档的配合,和弥补范举在网前补位后留下的漏洞。
看似接球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