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汹涌的批评声中,当然主要是英国人的全力支持下,意呆们终于杀出了亚平宁山区。
接下来就该轮到他们享受胜利的喜悦了,以三个英国集团军为前锋,意大利人分三路杀出,一路从热那亚向北,一路出帕尔马,另一路从佛罗伦萨向北进攻博洛尼亚。前两路的目标是夺回目前由德国第十六集团军防守的米兰,后一路目标是夺回博洛尼亚后继续向北以求收复威尼斯。
米兰的德国第十六集团军司令官弗朗索瓦上将很聪明地放弃了这座城市,他很清楚意大利是一块儿准备抛弃的战场,既然这样就没必要浪费宝贵的兵力防守这样一个相对孤立的城市,向东撤退把战场放在右山左海,相对狭窄的威尼西亚地区才是目前兵力差距过大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不过这个家伙在撤退前,将整个米兰的所有工厂,全部堆上**炸成了废墟,甚至就连一些机器都装上火车运往奥地利。这座意大利最大的工业中心几乎变成了一片白地。
而就在他撤退的同时,奥匈第十集团军司令博罗耶维奇上将也同样无视赫岑多夫要他坚守博洛尼亚的命令,这座城市同样没有坚守的意义,他侧翼的希腊人不可能在沿海的平原挡住英军。一旦侧翼被突破,他想走都麻烦。跟弗朗索瓦一样,这两个在战争中凭借战功爬上来的少壮派集团军司令都把真正的防线选择在相对狭窄的威尼西亚地区,奥匈第十集团军在把博洛尼亚破坏得比米兰更彻底。甚至连铁路都边走边拆光以后,直接撤退到了波河北岸。
紧接着希腊和黑山军也在英军的攻击下,一路溃败而来。不过这两条杂鱼表现还是很出色的,尤其是黑山的山民们在前期的山地作战中,把英国人打得闻风丧胆,有这样一个好队友,希腊人损失也不大。这样同盟国四个集团军,便以波河为依托靠着亚得里亚海和阿尔卑斯山护住侧翼,建立起一道新的更加牢固的防线,收缩防线带来了防御密度增强,接下来英军和意呆就开始碰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