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刚刚赵铮有了追求极于情之道的轮廓,再看他对此地的布局,戒嗔已经发现,赵铮已经有了雏形,有了自己的道,还有对天地大势理解的雏形。哪怕这一切赵铮还完全懵懂不知,可假以时日,他能够走出多远?
简而言之,就像一个人做数学题,本能的有一种方向感,奔着这个解题思路去解题,总能够将题目计算出来。而有的人没有这个天赋,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寻找自己的路。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卡在某一个境界。
拿戒嗔来说,虽然他比先师天赋要好一些,六十多岁的年龄,已经达到五品境界的顶峰,而以他的心态和身体,最少还有五成的把握冲击六品境界。不过,如果他能够成功的突破到六品境界,再继续向上可能就不行了。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天地,都自成气场。精气神体四者合一,有一方面太过弱小都不行。
从风水学的角度,所为的精,就是一个人的精神、精力。所为气,就是一个人的气场。所为神,则是一个人根本的灵魂,或者说他对天道的感悟。至于体,指的当然就是身体状况,人之根本。
以戒嗔的境界,气、神两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达到顶峰。但精力和体力,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可赵铮不同,他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能够对天地大势有感,除了天赋方面,这也算一个人的运道。戒嗔也许无法追求更高的境界,但赵铮却大有可为。
戒嗔无论从人品方面,还是将仰光寺发扬光大,成长为能够与白马寺比肩的华国佛教第二大寺庙,亦或是他对五台山仰光寺周边乡镇的贡献,都当得起得道高僧四个字。
不过,在座这些之前,他首先是一个和尚,其次是仰光寺的和尚。最重要的一点,他如今是仰光寺的住持。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仰光寺,所作所为必然要考虑这一方面。
这次他特意下山寻找赵铮,有历史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