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681章 锦湖的雄心

第681章 锦湖的雄心(4 / 6)

的行为,问道。

“这么说或许太大公无私,也说服不了别人,”张恪说道,“做出这项决定,锦湖短期的利益或许受损,也不说受损,只是无法达到短期利益最大化罢了,但是考虑到长远的利益,在建邺、在海州,形成完整而坚实的产业集群,对锦湖利大于弊,我们要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就像橡树园计划顺利展开,锦湖也没有能力独力做完所有的功课……锦湖选择的对手不是联信,不是联讯,也不是东兴,而是三星、是爱立信、是摩托罗拉,很艰难,但锦湖必须要做这样的选择,所以我们必须要计算那堵墙倒崩的时间,”说到这里,张恪又摊手一笑,说道,“回答这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话,够两个问题了吧?”

不足为外人道,也就是不公开。

陈信生之前担任德仪中国区总裁时,就与赵进勇有过接触,笑着说:“赵台长是不是放我们回去吃中餐?央视的工作餐,我们可不敢享受。”

作为国内新闻舆论体系最上层的人物之一,赵进勇对锦湖以及张恪个人的情况比央视其他几名副台长要清楚的多。有些对锦湖追根究底的报道,还是他亲自扣下不发的,这是一个泥沙俱下的时代,即使锦湖的背景清清白白,但是将真实的锦湖公布于众,也会引进广泛的质疑,当前的政治氛围是不允许出现这种质疑的;这也是当前新闻媒体处理一些敏感性报道时不能逾越的红线。之前集中报道建邺的晶圆厂项目,也是刻意模糊掉锦湖的背景。

国内的媒体一般只关注爱达集团,而高层人物却能直视核心,关注锦湖的动态。真真切切的知道香雪海与爱达之间关联关系的人,也仅仅限于一小撮。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毕竟有限,而且是受控制的。

赵进勇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就是手指轻叩下颔,他在思考张恪给他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轻声感慨说道:“大智若愚的气度,因此之前绝少见识到,所以才有如此旺盛的好奇心,真是惭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