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151章 设局商业地产

第151章 设局商业地产(3 / 6)

邵至刚找张恪讨论过这事,但是张恪觉得时机没有成熟。

九五年是国内经济进入新一轮高通胀期的第三年,九四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7%,中央宣布稳定经济的包括金融、财政和投资在内的一系列紧缩政策,为了及时稳定形势,采取极其严格的行政措施,包括限期收回违规拆借贷款,加强对银行贷款额度的控制,重新审定投资项目等等,加上央行提高存贷款利率,在这样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或者个人从银行贷款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就算搞来常规贷款,高额的贷款利息也不是一般企业能够承受的,这也是九十年代中期,民营企业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

邵至刚想在九五年就从银行获得撬动商业地产的巨额资本难度极大,他都没有可抵押的实体资产,没有人会为他担这个风险,就算锦湖凭借徐学平的关系,也要有很好的借口,才能从银行贷出真金白银。

张恪收购原为益隆镇所属的集体企业爱达电子转为完全的私营企业,靠着各种关系,拿爱达电子的资产抵押实打实的从银行贷两百万没有问题,但是贷两千万,只怕要海州市委开常委会讨论觉得爱达电子的确需要而且值得市里鼎力支持才可能办到。

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向银行借贷的难度相对低一点,而且中央各部委内部掌握着许多低息或免息的中长期贷款指标。

从九三年开始,国内对污染严重的造纸产业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国有造纸厂的技改资金可以向国家发改委审请低息贷款指标,但是指标毕竟有限,要想获得更大的份额,就要各显神通。

地方上会支持集体造纸业进行技改,提供低息贷款,私营造纸厂要是拖不过去,只能面对被关停的命运。

锦湖对海州造纸产业进行整合,也必须有效的利用这些条件,才可能从发改委搞到低息贷款的指标,首先定位于海州市内国有造纸厂。国有造纸厂才能审请专项使用的低息贷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