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论语抄完了,我抄了三十遍啊,还是用沉重的铁笔,您老说的太简单了吧。他满脸苦笑,可也不敢反驳百晓生,翻开道德经,大声的朗读了起来。
不一会儿。宁采臣也过来了,他抱着十几册书籍,放到一旁,躬身道:“师父,弟子已经抄完七册武学典籍。”
百晓生随意拿出一册,翻了一下,满意道:“不错,抄的很认真,这是通背拳,你拿去练练。”百晓生也扔给了他一本书。与杨康却不同,杨康学的是文,宁采臣学的则是武。
宁采臣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他因特殊之法,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百晓生想要早就他,就只能在见识上下功夫。让他抄武学典籍,就是要把他打造成一个武学百科大全,并期望他从中有所领悟,即便不能在身体上突破,也要在精神上有所进益。
若是,他能创造出一门天山折梅手、独孤九剑一类的功夫。那就是大乘了。
而对杨康,百晓生要培养的就是气质了。让学文来磨砺他,做到文武兼修。文武皆明的境界。如此,才配得上他的天才资质。
萧峰是天才,可他走的是精的路线,百晓生也是天才,他走的却是博的路线。以杨康的性格来开,他适合百晓生的路线,而那个郭靖,显然更适合萧峰的路线。
如此培养杨康,正是为他百晓生培养接班人啊!
杨康、宁采臣等弟子的苦日子依旧继续着,百晓生也在沉淀自己的气质,他让二人抄书、读书,自己也在看书,思考着二人的培养之路,与自己半生之路对比,寻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弥补、稳固,打牢根基,以求更进一步。
在练神诀的培养下,百晓生感受到自己的精神越发活跃了,他的记忆力也更加惊人,以前不关注的事情也时而在脑海中闪过。
这是精神增强的征兆!
这让他开心不已,忍不住的一次次研读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