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州和辽河口的重要性,并且一下就猜到了赵祯下一步的用兵重心。
可是,还没到时候,不能放狄青下去。
“狄卿,莫要心急,机会尚早,西府还离不开狄卿。”
“......”
狄青神情一暗,知道是自己心急了,“臣冒失了!”
......
可是,此番对话听到朝臣耳朵里,却不是赵祯和狄青那个味道了。
有人甚至冷哼出声,
雄州?狄汉臣想得倒美,现在雄州重兵盘踞,怎么可能放心你一个当过西府一把手的武人去执掌大局?
......
不过,狄青这个“意外”却是让大宋君臣平静下来,赵祯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帮唐奕平反。
“此次唐子浩立下不世之功,朝廷自当礼遇。依朕之见,当御驾郊迎,众卿以为如何?”
“陛下!”
朝臣们不干,有点太过了。
有人提醒道:“陛下,唐子浩只是白身。”
郊迎大典,那是一个白身能享受的待遇吗?别说他了,就算吴育也没那个资格。狄青平定侬智高那是多大的功劳,也担不起郊迎之礼。
“陛下!”贾昌朝出班。
“臣以为,此事虽已初成,然并未落到实处。为恐辽人反悔,现在还是低调一些比较稳妥。”
赵祯眉头一皱,最近贾子明的话,却是越来越多了。
不过,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竟也得到一部分朝臣的赞同。
赵祯一想,郊迎当然是帮唐奕洗脱骂名的最好办法,盛大的典礼必是天下皆知、百姓关注,借此一次,唐奕那些恶名也就随之冲淡了。
可是,确实有点过份了......
那怎么办才好呢?
“唐子浩有功这是实情,我大宋不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