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鸿蒙教尊 > 第一百一十六章,圣皇法旨

第一百一十六章,圣皇法旨(3 / 5)

般的深沉。

帝斩三神,斩的是善与恶与中庸,即可证道圣皇。

如同修道之初凝聚出的神灵,在圣人境界时,融入了本体天地内,证道称帝,就必须将这三大神灵再次斩出,可是令秦浩极其艰难的是,他一路走来,似乎从来就没修炼过神灵,如何在斩出来?难道在斩出宝塔来不成?

“我的道,不是任何人所能衡量,也不能用别人的道来束缚自身,没有神灵就不需要斩,一路打下去,逆行伐天,破道而立,这才是我之根本!”秦浩从未想过要斩去自己的善恶与中庸,他不信天,也不信地,更不信人,他信的是自己。

人世间有情也好,无情也罢,并非一定要破除一切**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古中国有忠孝二字,如果在忠孝之间选择,秦浩肯定会先选择孝,而并非是忠。

因为他的心忠于的不是天地,不是国家,也不是民族,他忠于的是自己,忠于的是自己的心,忠于自己的的人,得到的是自信,一切都靠自己来明辨是非,如果一个人不忠于自己,反而却信誓旦旦的说他忠于国家,忠于民族,那也不过是愚忠与死忠罢了。

忠于自己的人,首先会理智的去考虑,他们明白,什么该忠,什么不该忠,什么该选择,什么不该选择,就好像在忠于国和孝于家之间,如果要首先选择一样的话,秦浩选择的肯定是孝于家。

这番话若是说出去,肯定无数人会谩骂,虽然秦浩是大帝,却也堵不住人的嘴,但他不在乎,因为在他眼里,一个口口声声说忠于国家的人,却不选择孝养父母,反而满口仁义道德的说要大义灭亲,这是真正的忠么?

所以秦浩选择忠于自己,因为忠于自己能明辨是非,明辨是非能让他选择最对得起自己良心的,而不是最大仁大义的,人活着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他不愿意斩道,也无法斩道,因为他忠于的是他自己,如果要斩去,他必死无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