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唐朝小官人 > 第六百二十八章:大势已去

第六百二十八章:大势已去(5 / 6)

淮南淮北以及荆襄七镇,下辖四十二州,一百三十县,如今尽都收入囊中,显然,这只是第一步,虽然已经派驻了一批官员,可是秦少游非常清楚,自己在那里的统治基础依然非常的薄弱,固然那些都督们肯为秦少游效力,可是这并不代表,这些人完全可以死心塌地。

想要绝对的控制,首要的问题就是交通,当从洛阳到那儿往返也不超过半月时间的时候,当那儿的消息在三四天就能送达,并且洛阳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进行反制的时候,这些才真正是秦少游的囊中之物。

当初的秦始皇将分崩离析的天下用驰道连接起来,这才奠定了大一统的格局,而现在……秦少游则需要用运河将各镇连接起来,用更迅捷的设施,才能将这七镇彻底的控制在自己手里,甚至,某县出现变故,不需要一个月之后朝廷才能知情,几个月之后,才能彻底平息事态,这显然对于秦少游来说,是完全不能容忍的。

分封制的基础,来自于交通的不便,而较为松散的郡县制靠的是驰道,那么,秦少游将自己的统治力量侵入各县各亭各乡,就需要更便捷的工具。

因此,运河不只是促进交流和商贸,最重要的还是政治形态的改变。

大举修建运河,已经势在必行,这几乎是神策府甚至是议事堂的共识,可是如何修,修到什么程度,准备花费多少钱财,又准备征募多少人力,才是所有人争论的关键。

显然这种博弈已经开始,最先哭穷的自然是神策府,王据的意思十分明显,他现在很穷,最多今年也就挤出两千五百万贯来,显然议事堂对此是极为不满的,尤其是那些浑身打了鸡血的商贾,显然认为这远远不够,七镇有人丁两百余万,这就意味着,一旦将他们容纳进来,就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有了更加充裕的劳力,有了新的商机,也有了更多提供原材料的土地和山岭。

只是运河若是修不到那儿,或者说,运河的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