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已经建立了十分完善的驿站以及传令制度,所以即便是最遥远的边疆地区,也可以快马加急,通过官道,在短短半月之内来回的传达命令,可是在这大唐朝,却全然不同了,一个信使,若是从长安到剑南路,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是不可能往返的,这就导致朝廷根本无力去干涉地方上的行政。
除此之外,宋朝之后,为了约束地方官,因而采取的是强干弱枝的国策,在兵制上,只重禁军,将所有禁军全部调拨到京师,其他地方,只留有一些老弱病残,根本无法动摇朝廷的统治。
而在此时,却是府兵与禁军并存,所谓府兵,就是地方上自己养的兵马,因为朝廷对此难以管理,所以几乎都放任给了地方上的刺史,这些刺史则凭借着府兵,成为了一方诸侯。
这也是为何,宋朝开始之后,地方官想要造反,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因为他们没有任何造反的资本,即便真有人咬着牙反了,只需要几个差役,就可将其解拿京师治罪。可是唐朝却是全然不同,武则天一登基,各地的刺史纷纷叛乱,虽然俱都失败,但是每一次剿平,可都是实打实的花费了气力,因为他们手里有兵,而这些府兵,却大多都是只知有地方官员,而不知有朝廷,譬如那李敬业谋反,各地刺史和司马纷纷响应,影响极大,立即拥兵十万。这若是后世的所谓巡抚造反,只怕老半天,也凑不出一百人的军马出来。
其实现在的大唐国体,与十年之后,所出现的藩镇并无什么不同,只不过大唐为了遏制地方官,所以将天下分为了三百二十多个州府,而这些州府的刺史在地方上权利很大,偏偏地盘却是太小,不过是三百多分之一,很难有对抗朝廷的资本。而藩镇并不是朝廷给予的权利更大了,只是因为他们往往占据数州,乃至于是十几个州,地盘得到了扩大,以至于拥有了天下百分之一,乃至于数十分之一的实力。
而现在,韦弘敏的提议,则等同于是制造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