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毫无心理准备,倒是赵训庭从产业布局角度考虑,赞成朱道临的想法:
“如此甚好。铁器工坊增加两座大型熔炉和四座新式打铁炉之后,急需增加两座厂房和两座库房,如果能将制鞋和纺织作坊迁到紫竹园,不但铁器作坊的难题迎刃而解。紫竹园那边空余的义学场地和可住千人的住宅,也能物尽其用。”
几位道长细细思索深感有理,相互商议过后,同意义学和作坊的搬迁调整,紫阳观酒坊南面的山脚下。能容纳4,000弟子入住的教学区和两片住宅区已经建成,书院3,200余名孩子如今已经入住,加上紫竹园义学的800孩子毫无问题,不够住再建几排房子就是了,唯独对紫竹园医馆搬回来一事心存顾虑。
玄岳道长的担忧很有道理:“如果把紫竹园医馆一并搬回来,城中无钱看病的贫苦民众怎么办?好不容易把紫阳观和我医卜门的名声竖立起来,搬走之后岂不是前功尽弃?”
朱道临连忙解释:“大师伯,弟子理解你的想法,也请大师伯相信弟子,这么做没有半点儿为报复那些文人而舍弃扶住贫苦民众的意思。纯粹是从总体产业布局来考虑……”
“弟子为此特意做了一个计划,打算在道观前方的谷地东侧几座小山岗下,建一座规模更大、设施更齐全的医馆,这个想法之前和师傅和诸位师伯讨论过的。”
玄青道长微微颔首,笑着说道:“之前我们已有打算,把道观东面的小山岗铲平,围绕那块地方和东北面方圆三亩的清潭,建一座占地十亩左右的大医馆,建成后就能收容危重病人长期治疗,周围四个村镇民众包括虎山庄园的工匠学徒就此有了看病的地方。我医卜门弟子也能获得更多实践机会。”
“但是,这起码得是半年后的事情,紫竹园医馆还是暂时保留为好,从虎山庄园搬迁去的工匠学徒也需要有个看病的地方。等我们这边的大医馆建好了,紫竹园医馆就当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