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显然也有点生气,他正准备再说点什么,连盼的电话却突然响了,她只好从包里掏出手机先接电话。
电话是汪令雪打来的,因为连盼年纪小,他便也和称呼卫慧一样,称呼连盼为“小友”。
“连小友,上次我跟你说的事,你有没有再考虑一下啊?”
汪令雪语气笑呵呵的,他指的是上次他同连盼说“自立门户”的事。
“汪老师。”连盼叫了他一声,看了一眼严易,没有立即回答。
在汪令雪看来,成名要趁早,他甚至觉得,以连盼的这个专业水准,继续念书都是在浪费时间,当然这样直接的话他倒是没有和连盼直说。他甚至已经非常积极地帮连盼物色其店铺来,并且在地址选择、菜式经营等方面给了连盼不少经验。
这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汪令雪有惜才之心,另一方面,主要是汪老饕的舌头等不了了,他迫切地想要再尝尝连盼的其他手艺。
身为一枚美食狂热分子,汪令雪非常有责任感地认为,光自己一个人享受是不够的,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把连盼的这种才能扩散出去,让全国的同好们都能像他一样享受到那种“很好味!”的感觉,所以对这件事很上心。
汪令雪笔杆子已经闲置有一段时间了,一是因为年纪大了,外面跑的少,二是阅历长了之后嘴巴越来越刁,愿意让他写的人和食物都很少,但是连盼真是个例外——在从吃货联盟节目组回来之后,汪令雪洋洋洒洒就写了五大页稿纸,全是点评她那桌五子登科的。
助理看他这么勤奋,整理稿纸时人都给惊到了,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连小友”连个店铺都没有,还是学生。
写得这么挠人心肝,又不让人去吃,这不是折磨人么!
汪令雪加了连盼的微信,因此隔三差五便要来骚扰她一下。
要不是基本的道德素养摆在这儿,他早就劝连盼辍学开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