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杭州的水路四通八达,城内城外多有支流,沿岸杨柳青青,花草重重,似乎要将整座杭州都装扮成一座巨大的园林。
时值重午,也便是五月端午,走在杭州城中,无处不是人声鼎沸喧嚣,人流摩肩擦踵,河道之中满是大舰小舸互相争流竞帆,到得夜晚,河中满是漂流的河灯,而诸多青楼的画舫则将河道渲染得如梦似幻。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所道正是这端午的景致了。
大焱朝的重午风尚与宋朝并无太大出入,家家户户贴着天师符,街上也都是叫卖天师符的道人,贩卖菖蒲、雄黄、香艾等物的摊贩真真是随处可见。
男女老少穿街而过,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一些朱门大户更是张灯结彩,大行拜天之礼,绿地上人潮涌动,正在举行射柳和蹴鞠,围观者大声喝彩,太平年岁,大抵如斯。
信安县的捕头余海轻轻按着刀头,巡游于街道之上,虽然面带着笑容,刻意将腰刀隐藏在公服的下面,但一双眸子却丝毫不敢放松。
他之所以如此谨慎,倒不是为了重午节气的治安问题,按说重午和中元中秋元宵等节气,都该是捕快们最为忙碌的时节,但眼下他却无暇顾忌。
盖因三四日前,涌入杭州的绿林人士变得多了起来,而且私下已经发生十数次的械斗,甚至有人被沉尸河底,也有人被谋杀于暗巷僻静之处,杭州城内的治安变得极为严峻。
上官也下了通牒,让杭州府的总捕头派下了诸多人手,带领着县内的捕快们,加班加点地展开调查。
作为捕头,余海的身手并不算太过高明,但他的一双眼睛却是锻炼得极为老辣,承平年代,连边军都不想打仗,他们这些不入流的胥吏也就更加不想卖命。
余海在信安县当差二十余年,黑白两道都认识了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