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差不多。事实上,几乎历史上所有有名有姓的神灵大能都有一个类似于天国的地方,最大的区别无非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的大小和功能多少而已。
在中土,小的那叫洞天福地,大的那叫三十三天、十八层地狱、乃至六道轮回(整个地府系统)。
而在西方则是所谓的奥林匹斯圣山,天国之门等等。
中土的信仰是分散的,所以就形成了许多传说中的洞天福地等等,而西方的信仰却是集中的,于是就诞生了奥林匹斯圣山,乃至后来的天堂。天堂就是一个整合的信仰,在一些让人感到有趣的信仰考究文字当中,有研究者指出一点,天堂的结构是由埃及神话中的‘国度’加上奥林匹斯圣山形成的。
………………这些庞杂的东西对于墨菲来说并不重要。
事实上,在明白【神国】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含义后,墨菲就意识到了在这个世界,所谓的神国恐怕就是像生命之树那样的灵魂安息之所。它既是神灵的居住之地,但更加重要的用途是用来安置信众的灵魂。
而人类之所以如此迫切地渴望着一个神灵,恐怕不单单是为了神灵所带来的力量。
更重要的一点!
便是为了这个神灵的‘国度’,人类死去后的灵魂安息之地。
得生,得死。
有来处和去处,这就是宗教信仰最重要的构成之一。
付出与回报,死后的生存之地。
就像是《古兰经》中所说的七十个处女,那就是回报与赏赐,信徒同样需要他们所虔诚信仰的神灵为他们提供一处死后的生存之地,这也是维系他们虔诚信仰的重要关键之一。
生命之树,就代表着整个精灵族。
而正是因为生命之树的存在,才诞生出来了而今精灵一族所信仰的生命女神。
………………“战魂?英灵?”
墨菲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