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源有限。”荀攸指着地图:“小鹅岭虽然有水供吕布的千余人饮用,但是不足以供应陛下的大军,而且……”他顿了顿,又道:“源头控制在戏志才手中。只要戏志才下令截断水流,吕布立刻会断水,他必须寻找新的水源才能支持下去。”
刘辩明白了,相比于山地不利骑兵作战来说,水源更加重要。戏志才控制了水源,就掌握了主动权,他可以一步步的把吕布诱到不利之地,然后再把他诱进去。
一旦被困在了山中缺水之地,胜负就定了。没有了水,他的大军很快就会崩溃。要争夺水源,他不仅要放弃骑兵的优势,还要和占据了有利地形的曹操等人死嗑,伤亡必然惨重。
就算没有阵,这个不利因素也足够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刘辩看着荀攸:“公达有何妙计?”
荀攸沉吟半晌:“臣建议退守洛阳。”
刘辩摇了摇头:“退守洛阳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更何况吕布等人还在山里,朕不能见死不救。与其到时候被困在洛阳,不如主动出击,与曹操、孙坚等人一搏,打破他们这个包围。”
“那……就只有迂回出击,掩其后路。有两条道可用,一是取道纶氏,沿颍水而下,一是取道梁县,沿汝水而下,绕道郾县、颍阴,再沿颍水北上。”荀攸有点迟疑:“不过,戏志才也是颍川人,他对这些地形非常熟悉,很可能在此设下伏兵,等陛下入彀。”
刘辩明白了荀攸的意思。要想争取主动,就只有一个办法,发挥骑兵的速度优势,从西侧或者南侧进入嵩高山,突袭其后。一二百里的距离对骑兵来说不是问题,问题是戏志才同样熟悉地形,他也有可能在这些地方设伏,所以风险并不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可忽视。要迂回敌后,少不了要倚重荀攸做向导,而荀攸是否值得信任,他们之间能不能互相信任,这都是一个很值得怀疑的事。万一荀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