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入地眼 > 第五百九十六章 竹书纪年

第五百九十六章 竹书纪年(4 / 5)

“史书上不是说,虞国国君贪图宝玉良马,心生贪念才同意借道给晋国啊。”叶知秋说。

“史书?”封承面无表情摇头。“史书都是胜者在书写,上面能看到多少真实的东西,这里谈的是国家兴亡,当时乱世能登上君王之位的人,又有几个是酒囊饭袋,你真当一国之君会为了宝玉良马,把家国社稷的安危拱手送出?”

“您是说虞国国君肯借道是另有其他原因?”我听出封承话语中的深意。

“非但是虞国,晋国冒着孤军深入的危险也要攻伐虢国,看起来并非是为了一城一池的得失。”赵阎若有所思点头看向封承。“晋国是不是另有所图?”

封承喝了一口茶继续对我们说,整件事并非一句假道伐虢和唇亡齿寒能概括,首先要从晋国国君姬诡诸说起,在竹书纪年中曾记载,他的名字来源于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

“姬诡诸和姬渠这两人各为国君,都是西周世袭侯爵,你们没发现这两人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封承问。

“都姓姬!难不成这两人一脉相承?”程千手说。

封承点头,姬诡诸和姬渠非但是一脉相承,关系还非比寻常,自从牧野之战武王灭商,西周王朝为了镇守辽阔的疆土,控制殷商后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战功的异姓贵族派往各地担任诸侯,以世袭的形式统治这些地区。

到西周中叶,周昭王、穆王不断向淮夷、于越、荆楚用兵,为巩固对南方疆域的控制,和保护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从山西、陕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建立起随国在内的数十封国,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汉阳诸姬。

它们互为犄角之势,负责监视并阻断荆楚和淮夷、于越结盟,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在汉阳诸姬中最大的诸侯国便是晋国,轮关系晋国和随国国君是叔侄。

在春秋时期随国国力相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