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张中天的药剂学基础,学的不是很扎实。
一开始当笑话看的苏浩已经认真起来了,正因为错误百出,他这个初学者,才能够学习更加细致。
“奇怪,这东西交给机器来调配,不是更加精准吗?”苏浩疑惑道。
无论是蒸馏水应该放多少毫升,还是源能发酵剂应该放多少立方,机器都可以精确到小数点一下十个位置。
多简单啊。
怎么会出错啊?
张中天,测量蒸馏水应该也是有仪器啊,以现在的仪器,你说要100毫升的谁,绝对不会多出来哪怕0.01毫升。
然而在此将这一份实验报告看了一遍,苏浩似乎有些明白了,“是因为三份药草之间的细微差异,需要自行改变源能发酵剂和水的容量吗?也就是说,蒸馏水和源能发酵剂的量,并不是固定的。”
原来如此!
苏浩明白了!
对于化学实验,我们可以用碘化钾200克、氯化钠200克这样的方式,只要按照公式,按照化学材料匹配完成就可以了。
但是……这些野外生长的药草呢?
星罗草、甘露草还有杏仁草等等这些草药,重量是不一样。
每个人可以长的不一样,星罗草何尝不是如此?因为各种外界因素,每一颗星罗草的特性可能有细微的差别,而这些,就是需要人为判定的地方。
更别说,源能的发酵了。
据说,一个熟练的药剂师,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出一颗药草中的药性到底有多少,这是机器无法触摸到的领域,人为判断。
仔细的阅读着第一份报告。
苏浩如今的理论基础,是十年前做这个实验的张中天无法媲美的,所以很多地方,苏浩都可以轻易的找出错误,而没法找出来的,他也会根据当时的实验情况进行推断,然后根据实验报告后面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