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期,那个时候大青山的利润可能就要爆炸式的增长了。
打了个电话约了林大建,本来韩宁是要中午请他吃饭聊这个事情的,但是林大建执意要来公司谈这这件事,只要在食堂吃就行了,放下电话,方晨对韩宁:“什么时候这个林大建这么接地气了。”
韩宁笑着道:“林大建就指望这件事捞政绩,他现在也四十多岁了,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一辈子就窝在这里了,要是把这个项目搞成了,他肯定要升官,能不能接地气吗?”
榆林村改造这个计划是林大建提出,镇里同意,市里最终审批的,反正从头至尾村子不需要花一分钱,只需要出售一些廉价的土地给韩宁,同时还能把基础建设搞起来,何乐而不为,就是周书记也是十分的支持,还和韩宁通过电话。
挂了电话,林大建一脸的喜悦,他管理这个千把人口的村子也十来年了,一直是没有任何功绩,没办法,榆林村太穷了,根本没有任何财政收入,村里的经费全部靠市政府补贴,但是榆林村的土地冒了青烟,出了个韩宁,把榆林村这潭死水整个盘活了,让他浑浑噩噩的工作看见了曙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