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了点头。他明白了魏霸的意思,没有再说什么。
曹**最后选曹丕作为继承人,并不是因为什么立长立嫡,而是曹植本人放弃了。不管他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他后来的表现都不符合一个继承人的标准,所以曹**才最后选中曹丕。否则,他开始就不会杀掉支持曹丕的崔琰。
崔琰支持曹丕,甚至到了激进的地步,把曹**原本秘密咨询的问题公布于众,让争嫡的问题公开化,这让曹**很恼火,找借口杀了他。杀崔琰,其实也有借机向那些抱着立长立嫡观念的人示威,他本人根本没把这个观点放在眼里的。
在道义上,即使是当世,曹**也已经是**。可是,天下人一边骂他,一边在学他。孙权、诸葛亮都在学习他的霸道,只不过因为所处身份的不同,所以用法不同。孙权吸引教训,严格限制世家,警惕江东世家的膨胀。诸葛亮则将曹**的丞相府照搬过来,建立了自己的霸府。至于他是不是有曹**那样的不臣之心,谁也不好说,至少他的做派和当初曹**的做派没什么两样。
如今魏霸崛起,实力比诸葛亮更强,他和诸葛亮的争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一旦取胜,他必然会取代诸葛亮,建立自己的霸府。与诸葛亮的忠歼难辩不同,他已经摆明了要自立,比诸葛亮更像曹**。
他的用兵也像曹**,诡异多变。他的用人也像曹**,唯才是用。他对世家的态度和曹**有所区别,但是和曹**晚年的做法也有相似之处。
在魏霸看来,这也许是时代的要求,曹**的做法适应了时代,所以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他要想成功,也只能这么做。可是在陆逊看来,这是魏霸步曹**后尘的铁证。既然如此,学崔琰就危险了,学贾诩可能更安全一些。虽然他很看不起贾诩,但是对贾诩的这个应对,他却非常欣赏,所以当他意外的发现魏霸要把庶生长子魏征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时候,便很自然的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