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魏霸的,将来论功行赏,岂不是让魏霸一个人占便宜?而且现在孙权答应赔偿军费,数目想来不小,肯定要超过魏霸的支出,又白白让魏霸一个人发财,孟达也做了那么多准备,却得不到什么实际的好处。
孙权不敢再拖,每拖一个时辰,都有一大笔钱正在流入魏霸的腰包,他要求立刻谈判。杜琼倒也不反对,他恨不得现在就签了条款,自己好回成都复命。
条款都是之前谈好的,要加上的条款也不过是关于军费的赔偿,孙权现在没有什么谈判的资本,只好打碎门牙往肚里咽,签了字,盖上印,然后请费祎从中斡旋,尽快让魏霸的部下休兵。不论是正在溯江上行的水师还在庐陵的那支偏师。
就在谈判的这些天,孙权几乎每天都要收到紧急军报。那支水师在京口停了一天之后,再次起航,逆江而上,而且兵力更加雄厚。领兵的夏侯玄、诸葛诞不知道怎么搞的,征召了大量的海盗、湖盗,将俘获的吴军战船、武器装配给这些人,带着他们向上游进攻,现在兵力已经达到三万之巨,势如破竹,接连击败沿路的吴军水师,大有打遍长沙无敌手的架势。
庐陵那支人马也不遑多让,领兵是的名不见经传的邓艾,据说还有点口吃,可是用兵却一点也不结巴,相反非常顺溜。他倒没有征召海盗,可是他打起了魏霸神将的大旗,周围的山寇蛮越闻风而至,兵力也接近三万,正在向北攻击豫章郡,大有和水师会师的趋势。
如果不是这两路人马来势汹汹,孙权也不会这么紧张,他在柴桑还有三万大军呢。这三万大军原本是准备支援长沙的,现在却不得不拿来保证武昌的安全。
不料,问题偏偏在这个环节卡住了。
魏兴不肯前往吴郡传令。
他说,我接收的命令是九月底,一旦命令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任务就算失败。是否停战,需要重新请示镇南将军。再说了,战局倏忽万变,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