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利。而诸葛亮的心姓之坚忍,邓芝又是再清楚不过的。从建安十三年追随刘备开始,到章武三年刘备去世,诸葛亮真正的独揽大权,他整整忍了十五年。
与其说这是个危机,不如说是个挑战,更是个打破僵局的机遇。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就看诸葛亮和张郃谁更聪明。
这不仅是他们两人之间的较量,更是蜀汉与曹魏之间的较量,甚至能决定以后几年、几十年内两国的国运。
邓芝沉默良久,最后说了一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我们做的,我们都做了,接下来就看天意如何,看上苍是不是保佑我大汉了。”
魏霸不语。他不信老天,老天太忙,管不了这么多闲事。而历史上,汉这个国号虽然现在还没有亡,却也拖不了太久了。如果真有老天,只怕已经抛弃了大汉。能决定胜负的最后还是人。诸葛亮和张郃各有优劣长短,就看他们谁能把握战机,谁能取得这场胜利。
从历史来看,诸葛亮不是张郃的对手,可是现在历史变了,他们之间的力量对比也不同于历史,似乎诸葛亮还要略占一些优势,结果会不会因此而改变?
与诸葛亮与张郃之间的对决相比,魏霸更担心关中的安全。陇右丢了没关系,守住关中,这次北伐就不能算是失败。陇右孤悬千里,曹魏鞭长莫及,将来还有机会去夺。守住关中,才是根本。
然而,他现在却腾不出手去支援赵广,一方面他面对着司马懿和曹真的十多万大军,面对着整个魏国的反击,能支撑住已经是奇迹,根本不可能有余力再去支援诸葛亮。另一方面,现在的时机也非常不好,此时去,是支援诸葛亮还是坐山观虎斗?
与邓芝不同,魏霸对陇右的战局没什么信心,说是胜负各半,不过是安慰人心。在他看来,诸葛亮是正,张郃是奇,硬实力相差无几,可是论软实力,显然还是张郃这样的宿将占上风。战场之上,指挥官的临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