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在集体萎缩的这个情况,跟国内这些个制片公司、影视公司对硬件——包括了故事硬件和技术硬件——的不够重视,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观众已经不是井底之蛙了,大家都看过人家国外的片子,尤其是好莱坞的大片的制作是有多么的精良了,所以,以前随便拍部武侠片就上线赚钱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了。
也因此,今年的暑期档到目前为止,呈现出一个叫国内电影人们分外脸红的状况——你说电影市场不行了吧,《泰坦尼克号》开场就爆满,直到现在上映快一个月了,在很多地方还仍有高达四成、周末甚至可以达到七成八成的上座率,而偏偏,同时上映的国产片,也不乏大导演和“大制作”,但总是面临上座率极低的情况,赶得巧了在工作日去看,甚至可能遇见一个人包场的状况!
对于此前一致唱衰国内影市的电影人来说,这简直是一记无比响亮的耳光!
当然,哪怕是把成绩异常亮眼的《泰坦尼克号》也算进来,今年的暑期档仍是表现不佳,比照去年惨跌之后的数据,今年或许不至于再大幅度下跌了,但那只是因为本身就已经到了谷底了,而且还有一部大红大紫的《泰坦尼克号》来托底救市。
总的来看,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甚至比去年还有不如。
最近曹霑去参加了几次小规模的电影沙龙,其实就是一帮老朋友坐一块儿喝着酒聊电影,而根据他反馈回来的信息,国内似乎有相当多的电影人,在这样惨烈的失败面前,终于开始静下心来反思一些事情了——比如李谦刚穿越过来那时候就看到的曹霑写的那篇有关于国内电影的硬件升级的文章,在最近的一些电影圈内人组织的小规模沙龙上,就开始被人拿了出来。
而且据曹霑讲,有那么一次,国内一家大制片公司的一位副总,还特意提到了特效的问题。
这些情况反馈回来,真的,李谦心里特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