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洛城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共经历十三个建都朝代,累计建都史达千余年。洛城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东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西晋太康之治、北魏孝文改制、武周遗风在这里上演,历代帝王贵胄、文人搔客等均对洛城的都城地位有着极高评价。
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城”;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韦应物说“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宋太祖曰“吾欲迁洛,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司马光曰“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城”……如此璀璨的历史让洛城及其周边古墓纵横,帝王墓、王公墓、贵族墓不计其数。也正因如此,洛城成为全国盗墓贼最多,盗墓现象最严重的城市。
抵达洛城,秦学兵等人根本没时间进入老城区逛一圈,当务之急是赶紧赶到出事地点包欧阳战略等人救出来。
车子开出没多远,秦学兵突然喊停,下车眺望远方:“好雄壮的一条龙脉,难怪洛城能成为十三朝古都,这条龙脉居功至伟。”
闻言,白礼堂不由愣了一下,问道:“你不会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吧?”
“我这是第一次来洛城,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秦学兵白了他一眼,这天下,他没去过的、不知道的地方多得是。
“龙门,也就是龙门石窟所在地。”
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伊阙两岸分别是龙门山和香山。
龙门春秋时期就称“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