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尽嫁妆的事情,却也是传遍了整个南府郡。
何止南府郡,恐怕整个江南都在议论元月砂。
一个女子,能为了灾民,倾尽自己的所有,这样子的善行自然是为之歌颂。
元家二小姐的纯善之名,顿时也是传得沸沸扬扬的。
这样子的结果,也是芷心没想到的。
她听到了那些称赞元月砂的话儿,也是不自禁的自豪起来了。
有了元月砂开头,据说江南仁善的富商们也是受了鼓舞,纷纷慷慨解囊。
一时之间,民间也是筹集了大笔善款,以供资助那水患灾民。
而关于这位元二小姐的种种故事,也是在坊间描述得绘声绘色。
说她母亲是商女,是盐贩,资助了元家,却被夫君所鄙弃,死得不明不白。
而元月砂这一次捐助嫁妆,做出如此善行,更是被元家所针对欺辱。
有些好事的人,趁着这些事儿议论的火热,居然将这些故事编成话本,戏曲弹唱,又让说书人说书。他们还给这个话本取了个好听的名儿,叫作雪月记。顾名思义,意思就是指元月砂清如冰雪,皎洁如朗月。
短短时间内,元月砂居然拥有如此盛名,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
芷心不觉心忖,小姐有了名声,老爷也不敢对她过于苛刻吧。
耳边,却也是听着元月砂轻轻的叹了口气:“我写字手生,字总是写得歪歪扭扭的。”
芷心看着宣纸之上的字迹,果真是如此。
她不觉出语宽慰:“在芷心瞧来,小姐已经是十分厉害了。毕竟,小姐从前很少读书的。”
元月砂沉默的想,其实从前,她读过很多书的。她只是字不好,因为她觉得不必在练字上花费过多的功夫。那时候,总有人很温柔的为自己念书,解释那书本里的意思。
后来,后来又有另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