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沙弥,一边念着佛经,一边向着山顶奔去。
驭兽斋也是佛门圣地。
但与驭兽斋有所不同的是,驭兽斋仅收女弟子,可带发修行,但是比丘庵的佛门弟子却必须剃度,而且分为“珈蓝院”和“阿罗汉院”。
珈蓝院为“女尼”,修《法华兰经》,求空像合一,超脱尘世,诸般万象皆为空。
拉罗汉院为“苦行僧”,修《金刚般若经》,以自身修炼自身,主张认识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追求,以般若智慧契证空姓。
其实驭兽斋和比丘庵最大的不同在于,驭兽斋的弟子讲究入世,在人世间磨砺心姓;而比丘庵的弟子却讲究出世,不参与到人世间的争斗之中。
前来比丘庵拜佛上香的修士极多,而且以年轻一代的才俊为主。
在厉奉心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比丘庵的藏经殿,这里面存放的都不是佛门的修炼典籍,仅仅只是最普通的佛经和一些奇闻典籍,所以看守藏经殿的仅仅只有四位女尼,皆是仙根初期的修为。
这四位女尼白衣出尘,有一位守在门口,另外三位都在殿中整理典籍。
在说明来意之后,这位女尼就引着风飞云进入了藏经殿,去取那一本专门记录神像的古籍,这本古籍平时其实很少有人翻阅,也就放在最角落的位置。
至于厉奉心和朱名二人,他们对这些佛经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已经去了“问佛台”,本来他们就是为了见“夜潇湘”一面而来,自然是半分都等不得了。
万香岑接到了一张从天外飞来的玉飞符,将玉飞符看开,看到里面的内容之后,便带着紫罗兰和紫罗心两个丫鬟匆匆而去,仅留下四个护卫,守在藏经殿外等待风飞云。
风飞云独自一人,站在紫檀木的书架下,将手中的竹简给缓缓打开,这是一卷记录了四千多年前的事迹的竹简,虽然被妥善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