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开个飞机去明朝 > 第103章 放大话!

第103章 放大话!(3 / 6)

防治蝗虫,就是牧鸭,反正目的就一个,防治蝗灾。

汉中春夏季多雨,又靠着汉江,水量丰富,所以相比秦岭以北的地区来说,在陕西属于蝗灾灾害程度比较轻的那种。

有了朱常渊的治理,夏季到来以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发生大规模的蝗灾,即便是田地里出现一些蝗虫,也早早的就被鸭子吃光了。

很简单,刚刚出生的蝗虫,在半个月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是不会飞行的,个头又小又不能迁徙,数量虽然多,也不够鸭子和其他一些家禽吃食的。

所以,在朱常渊治理的今年,汉中地区自春末开始,蝗虫的数量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而且,根据朱常渊的估计和顾教授的预测,应该不会再发生大规模的蝗灾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朱常渊深深的舒了一口气,几个月来为了招抚陕西所作出的努力终究算没有白费。

然而,汉中并代表不了整个陕西,除了汉中之外,其他的地方仍然出现了蝗灾的迹象,特别是渭河平原上,由于干旱,蝗虫的幼虫已经开始了成群结队的飞舞。

朱常渊深明治理汉中容易,想要治理整个陕西困难的道理,所以,在将汉中之地安定好了以后,他便开始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渭水平原上。

渭水平原,便是传说中的秦川,在汉唐时代也叫作关中,此处不但土地肥沃,而且地势平坦,可以大规模的种植冬小麦这种不怕蝗虫的作物。

麻烦自然也是有的,比如说,陕西反贼巨擘中的李自成就在长安城中,长安城城头上还设有两百门大炮,自己的这些士兵,想要攻陷可以说是千难万难。

虽然难,也得上,没办法,必须要在汉中第二季庄稼成熟之前耕种渭水平原上的土地,才有可能保证冬小麦不错过播种的日子。

而要在第二季庄稼成熟之前耕种,那就要至少在第一季的水稻成熟之时将李自成打趴下,或者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