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悬在北陵的头顶之。
陈海对此视如无睹;同样的,陈海对过去两年时间内南诏与天南、安西与越朝的大姓宗族间高达百余起的联姻也视如无睹,对雍京南迁势力在云岭附近扎根以及跟南黎诸姓的融合,同样视如无睹。
无论是南诏或安西残军,还是天南与越朝数万里奔援而来的精锐兵马,只要他们没有能跟魔兵主力打一两场血腥而惨烈的会战,陈海并不觉得他们聚集的兵力再多,又或者境内建多少制造天机战械的工场,能对北陵形成多大的威胁。
陈海同时也相信他们也应该清楚自己的斤两多轻多重,不要看他们在茅镇山脉聚集的兵力甚多,也开始大规模铸制天机战械,但相信他们在魔族身找到自信之前,绝对不敢对北岸轻起兵衅。
魔族弃攻为守,将北线兵马都收缩到阴魂岭一线,虽然还不断驱赶杂魔通过紫柏山渗透进来,但整个北陵境内所承受的压力,以往要减轻了许多。
北陵也终于迎来难得的休生养息的机会。
首先陈海对北陵军的防备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整。
紫柏山南麓的陵州、丹霞渡、太华山虽然仅两千里方圆,但依旧是北陵防御的重点,包括龙骧军、南镇军第一、第二方面军以及第一水师在内,在陈海的直接统领下,总计聚集三百万精锐;此外从陵州到天水之间的防线,归南镇军第三方面军负责;而紫柏山的防线,则划归南镇军第四方面军负责,都受陈海的直接节制。
龙骧禁营军及南镇军共编五百万人马,陈海之下,以龙帝苍禹、宁婵儿、周晚晴、符思远、姬江野、秦虎山、元周、董良、谢觉源、苗凤山、吴之洞、余苍、符少群、秦谦、雷阳子、苍遗、墨翟、计都、吴云湖、吴澄、桓温、姬成韵、姜赫等人为将臣掌管军政事务。
不要说龙骧军了,南镇将目前防务最严重、最严峻的防线都囊括进去,区域差不多涵盖四分之一的北陵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