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为尴尬的是,精锐骑兵剩下的不多了,他们只能派两千战骑先行,而在半天后,确认黑燕军的推进路线,彻底偏向沁海渡,
两万蛮卒也从白水城出发,赶去增援沁海渡。
镇守沁海渡口的主将元亥也早早发出了动员令,要求沁海渡周边五百里内的部落,丁三抽一,即刻赶赴沁海渡协助防守。
然而,尧山那边持续一年的战事,所需要的粮食以及丁壮,都是第一时间从最靠近的沁海渡附近征调,可以说沁海渡附近的青壮蛮勇,几乎被征调一空。
在元亥严令之下,又是抵挡人族黑燕军的强袭,周边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无法不回应,但也只能勉强凑出一万丁壮,战力实在勉强得很。
一望无际的瀚海大草原上,温和的风吹拂着大地,尺许长的牧草随风起伏,犹如波浪一般,正是草长莺飞的好时节。
阎渊带着五千精骑马不停蹄的奔驰着,他没有直接奔袭沁海渡,他此行的第一目标,是距离他们就剩两百里,由室韦部族长曲塔所率、增援沁海渡的两千精锐。
沁海渡虽然是渡口,但在拓跋部这些年的经营下,已经建成一座坚城,阎渊仅凭借五千精骑,又没有攻城器械,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将沁海渡城强攻下来,他率精锐先行,主要是先殂击敌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