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名下受教,虽然时间不长,却始终对孟尧敬重无比,而他这等刚毅不阿的性子,也不知是福是祸。
皇甫彧的圣旨很快就拟好了,他身边的大太监章公公将圣旨拿到刑部尚书的面前,皇甫彧沉声道,“如此,爱卿可满意了?”
刑部尚书接过圣旨,道,“多谢陛下,此并非微臣满意与否之事,乃是民心所盼,陛下圣明,天下人才不会寒了心。”
皇甫彧冷哼一声,但是,刑部尚书依旧跪在地上,并没有站起来,皇甫彧见他这番样子,眯了眯眼,“爱卿可还有哪里不满?”
刑部尚书先是重重磕了一个头,道,“微臣恳请陛下将孟氏翻案之事,昭告天下,并下罪己诏!”
昭告天下孟氏翻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必须做的,不管皇甫彧愿意不愿意,都要做这件事,然而……
罪己诏,自从南华开国两百年来,还从来没有哪一位皇帝下过罪己诏这等东西,便是前朝大魏几百年的统治,出现过明君,也出现过昏君,却也没有哪一位皇帝下过罪己诏这等东西,因为罪己诏一旦下了,便会被史官的判笔计入史册之中,从此千秋万世,这个帝王身上永远有一个“罪”的污点,永远不会得到百姓的称颂。
中原立国开朝以来,经历十几个朝代,上千年,却只两位皇帝出过罪己诏,莫说皇甫彧听到刑部尚书的这个要求的时候,眸色沉得想要杀人,便是在一旁的几位老大人也是惊愕无比地看着刑部尚书。
但是显然,这位刑部尚书并不觉得自己的要求有什么不对,“孟氏乃是帝师之家,为南华忠心耿耿,功在千秋,如今遭次大难,孟家几十口人全部因此而奔赴黄泉,蒙冤多年,一代清名曾被毁得一干二净,而涉案之人竟是陛下的亲近大臣,此在陛下体察有失而造成,还请陛下诏罪己,以安天下民心!”
“使不得!梁大人,罪己诏乃是大事,岂能如此轻易决定!”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