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冥思数日,以史为鉴,发现强国之本,乃在人治,人治清则国步清,国步清则国力强,则民心向,则天下统。故朕决定,自此,我朝罢相,撤裁三公三卿,免世袭爵位,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
废相,原本就是一件大事了,尤其还是从元昌帝之后便废掉丞相不再任用,更是一件大事,但是,这一次,却不仅仅是罢相,元昌帝是直接将辰国立国以来,成立的一些公卿职位,一连裁撤了,这可就是大事中的大事了。
这个决定,就像半路突杀一样,在安成念完圣旨之后,直到元昌帝直接宣布下朝,许多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元昌帝这一道在朝堂上晓喻大臣的圣旨,便以最快的速度张贴砸在了永嘉城的城门公告榜上了。
更是派了专门的人站在城门高处呼喊,以告知所有识字不识字的百姓们。
除此之外,在这一道圣旨发出来之后,元昌帝又立刻下达了另一份圣旨,详细地规定了裁撤某些职位之后,重新定义与规划的职位的职权是什么,以让百姓知晓。
这等朝堂吏治的大变革,百姓虽然是震惊,但是,其实并不太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利益。
但是,两道圣旨以出来,当日,招贤馆中便坐满了人,即便站在招贤馆外边,也还能听到里边沸沸扬扬议论的声音。
丞相没有了,六部以皇帝为首,直接向皇帝负责,如此一来,便不会再有相权压倒皇权的局面。
只是,倘若如此,皇帝职权过大,容易出现荒暴独断的局面,这个问题很快就被人意识到了,但是,还不等他们就这件事在引发议论,元昌帝的圣旨又出来了,以翰林院总御书房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