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也曾想过时空这个概念,所谓的时空就是时间跟空间。
而李治认为这个时空不仅仅是时间跟空间的,如果把时间作为横坐标(x),以现在的空间作为纵坐标(y),而事件的可能性作为竖坐标(y),每一个事件及决定的变化就会形成一个无穷无尽的球体,这就是所谓的可能性时空或者也叫做随机性时空。
如是来解释的话这无限的可能性成就了时空的球体,成就了无数个现在的结果,而我们只是在这无限可能时空的一个点而已。
如果我们想回到过去的话,光有足够的力跟速度还是不行的,因为即便能穿越,它也会产生弯曲,会把我们送到以前的那个时空的同一随机事件点上。
举例说明,比如说,我们想回到明朝建国1368年,我们做了足够的功,也会到了1368年,但是当时却不是明朝,他娘的还是元朝,而且朱元璋压根就没这个人,这他娘的是怎么回事哪?
这就是事件无限随即性,你想那个时空朱元璋他爹都没有哪里来的朱元璋,是不是?
当然也就不用在讨论朱元璋是不是高丽人的可能性了,尼玛说不定当时朱元璋还是印第安人哪!
这也就是说你用的力足够大,但是它在穿越的时候时空发生了弯曲,那个事件点偏离了,这也有点类似于过河。
你从河的这一面到对面,你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你到河对面所用多少力,你还要考虑水流的力量,不然铁定会偏离的,当你到了河对面,发现哟这他娘的渡口在上面,还要在他娘的穿越一次,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治在这里只是自己想象,因为他看相对论的时候,想到时间空间理论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种可能。
同理你要到未来也是一样的情况,就看你穿越的时候(假设能穿越的话)用的力对不对了,否则你到了未来,会看到一个你不可思议景象,因为那时的历史中没有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