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卫铁骑李元霸赶来增援,并?,并暂归太史慈调度亦是有备而发,相对于高览而言子义更加善于统领骑军,且亲卫铁骑本就是他的老部下,指挥起来得心应手。一旦曹仁奔往鲁国与于禁的青州营汇合这攻城之责就必会落在疾风军统领高览的身上,二者之间的配合亦会对战事起到重大的影响,身为上位者在用人之中要随时去把握那种平衡,使得行阵和睦。
与曹操的宗族武将之中,曹仁曹子廉无疑是最为优秀的一个,其将才绝不在魏国五子良将之下,否则另一个时空之中名帅周瑜大将关羽也不会对之难取。这弃城之举曹子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亦是准备为此承担一切责任,在如此规模的大战之中,统帅很难指挥到具体的区域之中,战前制定的整体策略亦有可能随着战局的实际变化而做出调整,对于各统军大将而言都会有着一定的临机处置权,当然这个权力他们一般都不会轻用,因为一旦有失而至影响全局将会是极为巨大的责任,曹仁此举绝不是畏战,倘若死守此城可以让兄长赢得这场大战他眉头都不会皱一下,问题在于眼下如此只会让燕军各个击破,弃城之举可说是他身为大将的担当,可一旦事败他便是畏敌之责。
当机立断乃是大将必备的素质,曹仁下定决心之后行动极为果决,此处倒不能怪子义疏于防范,他的六万大军分散在东平东南北三个方向还要随时准备应付曹军虎豹骑的突然袭击,在曹仁麾下四万余兖州营士卒的冲击之下,正面的万余士卒猝不及防虽是全力抵抗还是被曹军绕开了防御突围而走,事后太史慈还是对此自责不已,在他心中对曹仁的这个举动缺乏准备且在之前东平城也没有任何的迹象。
三城之中鲁国的城市规模最大,驻扎的曹军亦最多,且此处连接豫州,道路四通八达,想要将之围困比起乐平东平更要困难不少,刘毅的目标在于歼敌且首战必须求胜,因此挑选乐进镇守的乐平下手乃是众人的共识。于文则的青州军乃曹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