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动。这也就是刘信方才有这个面子,换个人子义将军恐怕就不会如此有耐性了。说来也怪,燕军一众名将刘信都曾有过切磋,至少在场面上能维持个平分秋色之局,可唯独子义却似乎成了他的克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那种急速一时让他很不适应,“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河枪就几乎达到了速度的顶峰,第一次交手刘信四十回合便败下阵来,且在整个过程之中他都被子义牢牢的压制,甚至没有空闲使出“血龙六击”加以反击,那种感觉极为憋屈。
当然这并非说子义的枪法就能胜过其余众将,关键在于你若是不能做足准备面对这样的极速攻击很难适应,刘信的问题在于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交手之后他才发现还是轻视了子义的枪速。须知便是刘毅或是赵云在与太史慈切磋之时都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去与其对抢先机,竭尽全力的去压制对方在速度上的优势,更遑论他人,凭借这个过人的优势,子义在战场上对稍差一点的武将就能做到必胜!一点点的差距就能被他利用到极处,余者却未必能够。
快、狠、准乃是天河枪的特性,但仅仅如此虽也可让子义跻身一流高手之列却未必能称顶尖。当年北平集会乃是燕军众将难得相聚一堂之时,会议之余切磋交手就成了最平常的余兴节目,其中也不会少了众将的论武,其中有一次赵云与太史慈二人对一个话题的讨论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包括甘宁、华雄等刀法高手亦是参与了进去,最后自然也引来了刘毅,兵刃虽然不同特点也各有相异但很多武学上的原理是相同的,众将一起加以参详自然可以促进自身的领悟。
这个话题被赵云称为“慢中快、快中慢”,倒并不是说快中有慢或是反之的节奏变化,而是言至缓之时要意在兵先,意在敌先,慢的可以封杀对手的所有反击;而在极速之时其心却要既慢且静,兵刃快心却不能跟着它一起快!对此众将包括刘毅在内都是众说纷纭,因为赵云所提的乃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