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兵,如曹操的飞熊军,刘备的白耳精兵,吕布的飞獠雄骑以及孙策麾下的虎贲营!可能也就是刘毅要稍稍例外一些,亲卫营的战力虽亦是强悍但比之白虎玄武或是龙骧虎卫也未必过之,有着过人的勇武刘毅对于自己身边的亲兵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好钢用在刀刃上,最勇猛的士卒自然要在第一线奋战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尤其是在暗影出现之后,两年方略的整军之时亲卫营不知有多少精锐被刘毅拆散加入了各军之中,一时便连管亥都有支离破碎之叹,当然他是不会在燕王面前置喙的。
在龙骧军阵型两翼白耳精兵终于对上了燕军王牌,此番双方之间的这一场厮杀比之方才无当飞军还更要惨烈,这些白耳士卒的动作身法看上去都不似山越士卒那般威武雄壮,可落在龙骧军的眼中却是更胜一筹,因为他们知道对方的战术动作才是千锤百炼之后最为实际的一种,他们不会去追求什么视觉效果,要的只是如何能够更加有利的杀伤对方,当然身为王牌龙骧军士卒也不会有丝毫的畏惧,哪怕他们方才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厮杀,王牌军在任何时候都要是王牌,包括负伤甚至是战死,这是平素操练之时经常挂在统领徐晃的嘴边之言!
两军对战只求杀敌建功,受伤之时就要舍命为同袍创造机会,临死之际亦要想尽办法拖着敌军一道上路!这些不是燕军操演纲要之中的明示,亦非是哪些名将的一家之言,而是那些老兵,那些伍长什长在内的低级军官天天对新进士卒耳提面命之言,在燕王刘毅与一众战将的率领之下,燕军整体都形成了一种气势,那便是临战争先,不惜生死,有我无敌!不将生死置之度外你就不配在战场之上厮杀!
这样的气势无时无刻不体现在燕军的作战之中,无论顺境或是逆境皆是如此,可以想象倘若没有这种气势刘毅何敢凭六万士卒就与十余万匈奴骑军对决?没有这种气势张合的虎卫军怎么会在大战之后奔袭数百里之下还能力阻包括西凉铁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