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严谨,无懈可击,此时心中方才深信燕王及军师对当面之敌曹操的评价!
马超方退,张虎亲领大军顶了上来,双方与六马原酣战一场不分胜负,面对曹操处于绝对优势的大军,子才妙用疑兵之计,用汉中士卒混杂张绣长安营精锐假做燕军主力张辽的燕运营,这才让曹军在大战半日之后主动后撤!燕王之言果然不差,曹孟德深谋远虑,精通兵法,想要在堂堂两军之间战而胜之极为困难,但其亦不是没有弱点,或者也可说是他的优点,那便是多疑,心理战往往能起到奇效!
曹操的多疑在历史上是较为出名的,演义正史俱是如此,于是乎就有了诸葛亮华容道与汉水两处针对其性格做出的安排,可谓心理战的典范!但刘毅做出的判断绝对不是仅仅建立在后世对曹操的评价之上的,随着来到这个时代越来越久,朗生更为相信自己的眼光与判断,其余一切只能作为参考。今世从西园开始他和曹操之间有着很深的接触,一直将此人视为平生最大劲敌的他怎能不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对手?应该说刘毅研究曹操比之曹操研究他要更为细致全面!
对于王者或是上位者而言,多疑其实是一种极为优秀的品质,古往今来雄才大略之人又有几个不多疑?便在兵家之事中这样的多疑也有着极大的帮助。疑虑越多,针对其作出的安排也就会更加的细致周密,虽则兵法之中有着“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之言,可似刘毅曹操这样的统军之人明知此理也会去追求无所不备的,因为在战场之上任何微小的失误都足以左右整个战局,而一次大战的成败又足以左右乱世之雄的追求的大业,与战事之中对自己的安排多存在一些疑虑乃上善之道!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过分的多疑就能给予敌手不少可乘之机并被其加以利用,尤其是在随机应变之时,战阵之上瞬息万变,很多时候都会要求指挥者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要做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