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生小地主 > 第四百四十六章 报喜

第四百四十六章 报喜(4 / 5)

车。一辆马车里坐的是周捕头夫妻两个,另一辆马车里,坐的是周捕头的老丈人,原锦阳县县衙里的一位师爷。

后来连蔓儿就听见有人跟连守信和张氏学舌,说是赵文才跟人讲,连县丞掌管了太仓的刑狱,身边却没有熟悉刑狱事务的亲信,赵文才为连县丞分忧,寻找人才。

这人才就是赵家隔壁周家的儿子周捕头,周捕头的老丈人,据说就是锦阳县有名的刀笔师爷,在刑狱事务里打滚了半辈子,是个十分老道的万事通,堪称衙门里的老油子。

赵文才介绍去的人,那自然是要跟连守义亲近的♀是不是说,连守义对于连守仁的衙门事务,涉入的很深那□至赵秀娥,会不会因此也有了某种发言权那?

连蔓儿觉得,这都很有可能‖守义早就盼着凭借连守仁做有权有钱的大老爷,而赵秀娥自诩有才干,那可是从来不肯落于人后的。

不过,对于周捕头和他的师爷老丈人就此放弃了本县的差事,去那几百里外,人生地不熟的太仓,连蔓儿觉得有些奇怪。

“都说做生不如做熟,”这个问题,连蔓儿还曾问过吴玉贵和吴家兴,“他们怎么就愿意?”

“当然是因为那边许下了好处啊。”吴玉贵当时笑着答,“这冯师爷在这边,只是好几个师爷中的一位,周捕头,其实就是个班头。到了那边,作为你大伯的亲信,这冯师爷就是师爷里的第一把交椅了,周捕头,应该是奔着总捕头的位置去的。”

那次赵文才从太仓回来,也没空着手,依旧是大包小包的东西。而且,还有传言,赵文才的儿子要去太仓,说是赵秀娥帮着在衙门里给找了个好事由。

赵家跟太仓那边走的这么近,三郎成亲,看来他们肯定会去。

说完了三郎的事,吴王氏看着张氏,就有些欲言又止。

“是不是还有啥别的事?”张氏就问,“不管是啥,你尽管说。咱们两家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