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我奶是比着吴家给我老姑找那,她想找比吴家更好的。”连蔓儿就道。
连着拒绝了几门婚事,连蔓儿就琢磨出周氏给连秀儿定的标准了。家境要富有,连秀儿嫁过去不用下地干活,家里人口要简单。这是比照着吴家的条件,另外,周氏还想要对方家庭身份高一些,一般的庄稼人入不了周氏的眼。
“你奶就是挑儿太多,人家来给提的,那个秀才,还有刘家村的那个,都挺不错的。这还真是借了你大伯他们的光,要不然,这样的人家,还不能来提亲那。”张氏道。
“这挑儿多的名声出去了,人家上门提亲就犯怵。这事,他爷也没拧过他奶。”连守信听见她们娘俩说话,就插口道。
“他奶心里有别的念想。”张氏说着话,就朝着锦阳县城的方向指了指“他奶早不就给他大姑捎信了,让给秀儿在县城找。”
周氏心里希望,给连秀儿找个县城的好婆家,这件事,连蔓儿当然不好跟二丫说。
“我老姑年纪还不大,慢慢挑着吧,也不着急。”连蔓儿就对二丫道。
“你老姑不着急,我看你家芽儿好像着急了?”二丫就捂了嘴,笑道。
“啥?”连蔓儿有些不解。
“不就是刚过完端午节那会”春燕笑着接上了话茬“你二伯娘领着连芽儿去串了好几家门,那意思想让人给连芽儿说亲。说是也跟枝儿姐似的,先定亲,过连年再成亲。”
连蔓儿哦了一声,前些天,有一次春柱媳妇来串门,和张氏神秘兮兮地嘀咕了半天,好像说的就是这件事。
“芽儿才多大,比蔓儿还小俩月那,这要说亲,也太早了点吧。”春柱媳妇走后,张氏就跟连守信说“昨个他二伯娘跟我这坐了半天,说芽儿咋好咋好,小脚缠的好看,要嫁有钱的大户人家。一个劲打听家兴过节都送了些啥,还一样样都要看看。我看啊,她就是看那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