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则在桥边排队,准备过河。
工人们把一艘艘小船划过来,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驾驶着小船,与湍急的水流做着斗争。
他们最前面的一艘船,是大家直接从岸上走过去,扛到岸边的。
他们在岸边盯上铁钎子,用石头压好,绳子拉住,然后再死死的绑在第一艘船上,船锚也抛下去,完全固定好后,任水流再大也冲不走。
而后,第二艘船,划了过来,人们死死的勾住第一艘船,将船推过去,然后抛下船锚固定,用木板将两船连接好,再往上面铺设结实的木板,拿着锤子钉子乒乒乓乓的敲着。
然后便是第三艘,第四艘……
以此循环,人们把一艘艘的小船划过来,抛锚固定,钉上木板,渐渐的一座由小船装订的桥梁,便逐渐成型了。
沈长恭还派了两艘中型船,逆流而上,去上游截停那些运货的商船,让他们全部靠北岸停靠,或者原路返回。
南北两岸一起施工,往中间对接,到了下午时分,一座牢固的船桥,便建造好了。
这些船并排钉在一起,可以让大军如履平地的通过。
幸运的是,东边的大军成功的吸引了敌军的注意力,这边没有斥候过来,他们得以安然的渡河。
沈长恭一声令下,天羽军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过河。
每个士兵都拿着武器、辎重等物,快速的跑过去,在对岸安营扎寨。
后面的大军也拉着火炮,搬着炮弹过去。
一下午的时间根本过不完。
沈长恭计算了一夜能够过去多少人,让这部分人留下来,晚上渡河,其他人休息,明日再渡。
晚上渡河的也可以明日白天休息。
一直到第二天傍晚,十几万大军才全部过去,他们成功的渡过了洛水,在对岸安营扎寨成功,并且控制了周边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