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役,袁绍极有可能选择后者,那我们的胜算就极大了,到头来袁绍多半是两头皆失,既没救得了固陵粮营,又没能攻下我大营。”
“但有官渡之战这个前车之鉴,袁绍却不一定会选后者了。”
萧方呷了口茶,润了润嗓子。
不等他继续说下去,刘备眼眸一动,抢先道:
“官渡一役,曹操是亲自率军去袭乌巢,事后若袁绍得知曹操亲自统兵,必是大为懊悔,没有尽起大军堵截。”
“那么今日一战,他若得知孤也发兵偷袭他粮营,定然会吸取官渡的教训,尽起大军前去围堵。”
“若是孤亲自统军的话,就算火烧固陵成功,也极有可能有去无回,死在袁绍数倍大军围堵之下?”
“景略,你是这个意思吗?”
刘备终于领悟了萧方心下深意。
“臣正是这个意思,咱们只是鉴官渡一战,而非照抄呀!”
萧方微微一笑。
众人心中疑云尽散,眼神皆是豁然开朗。
但紧接着,众人心中,又浮现出新的疑问。
既然偷袭固陵,极有可能是一场有去无回的送死之战,为何当初你萧国相还大费周章,谋划了这场计谋呢?
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众人困惑的目光,再次齐聚向了萧方。
萧方则放下茶碗,歉疚的目光看向刘备:
“这件事怪臣,是臣没有把臣计策的全部及时告知大王。”
“奇袭固陵,其实只是臣计策中的一环,不过是为了调虎离山罢了。”
“真正击破魏军,打赢这一仗的关键,在于趁敌军大营空虚,一举破之!”
调虎离山,趁敌空虚,一举破之…
刘备思绪飞转,眼神闪烁,脸上的疑云渐渐开始转为惊喜。
“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