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龙觉得有点不对。
王超他见过,不是指的单纯的面对面见过,而是里里外外,档案里看了十几遍的那种!
在对方还没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其详细信息。
他知道徐嚯和王超的产业,也知道对方在都城搞什么项目。
但.
他还真不知道,为什么这货会穿着食堂大妈的衣服,在他警局里免费发放腊肉!
“你在这干什么!?”
赵海龙诧异的说道,上下扫了对方一眼。
“还有,你怎么混进来的?”
警局的食堂一般分为外包和自营两种模式,而脚下的食堂便是外包。
外包的管理制度一般也很严格,闲杂人等不可能也没理由进得去。
“我和外包公司的老板认识~”
王超乐呵呵的说道。
“认识?”徐嚯狐疑,他怎么不知道王超还认识个本地人。
“刚认识不久的,合伙人。”
王超开口解释着。
“这是个食品类的公司老总,产业还算大,手下有很多连锁店铺,所以我稍微拉拢了那么一点。”
超子想趁着手机风气的情况下搞外卖,有三个难点。
一,买家,也就是让他们适应这种新颖的购买方式。
二,卖家。
首先是压缩成本,外卖的价格不能高线下去吃太多,所以价钱得一样,但又得给外卖费,还要承受满减卷的损失。
所以,假设线下一碗面售价十块钱店家能赚五块的话。
那将这碗面以外卖的形式卖掉,店家可能只赚一两块,甚至是不赚。
在市场还未开阔的情况下,这种生意往往没多少人愿意做。
除非压缩成本,比如五块钱的成本偷工减料到一两块,但这又会对消费者的权益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