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搅蛮缠,只会死得更惨。
整个事情已经成了闹剧,成了闹剧,关键赵禹一句话都不敢说,生怕刘彻反应过来。
所以赵禹才闭嘴,等待这里刘彻说话。
刘彻就没想到霍海会把这个事情变成闹剧,此时也是心中觉得好笑,脸上严肃着:“看来,如果找不出其他二十四个闾里的证人,那这事儿就是有百分之九十六是诬告咯?”
此时,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事情是一场闹剧了。
既然成了闹剧,那就该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霍海看过很多辩论比赛,有些辩手的观点十分之犀利,一针见血,对手根本没法反驳。
观众一听,‘噢哟,绝杀了绝杀了!’
然而,反方辩手总是能慢条斯理的把绝杀破了,变成反绝杀。
原因很简单,没有人说话天衣无缝,没有漏洞。
他的观点没有漏洞,但话一定有漏洞。
赵禹可以把假证据做的跟真的一样,只要霍海去证明那证据是真是假,就一定会陷进去。
但霍海,就是要抓住他们说话的漏洞,先把这个事情搅黄了。
现在赵禹的观点在众人心中,已经黄了,已经是屎了,就算是铁证,也已经没用了。
但辩手哪有只反驳不反击的?
霍海继续:“陛下,臣听说法家典籍《韩非子》《内储说上》里有个故事,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二十五人。”
刘彻打断:“这不就是成语滥竽充数的典故吗,你还真是只看成语不看原文,那哪儿是二十五人吹竽,分明是三百人……”
说到这里,刘彻的声音渐渐变冷,停了下来。
滥竽充数?
一个群体干同一件事情的时候,难道发出的声音不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有杂音?
无论是二十五人还是三百人,都在吹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