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行军,你拖拖拉拉,差点误了大事!”
“若不是陈太平的儿子出手救援,整个镇南关都将尸横遍野……”
足足骂了一刻钟,公冶嘉鸿方才歇息下来,兀自带着怒气的说:
“传信京都府,将镇南关大捷的事情禀告圣上,就说来犯的蛮族已经投降。”
庞宗康闻言,上前道:“王爷,别忘了陈逸。”
公冶嘉鸿怔了怔,思索片刻后,又是大骂身后校尉饭桶。
“咱们这帮叔伯辈不仅没作为,还要靠个晚辈救援。”
“好在陈逸是武侯出身,严格说来是自己人,不然换成京都学府什么什么安,本王的脸都要被你们丢尽了!”
庞宗康和许恒军对视一眼,都不由得露出苦笑。
虽说报上陈逸救援镇南关乃是事实,但他的身份也确实特殊,不怪镇南王发怒。
不过,这般大的功劳落在陈逸一人头上……
想到这里,庞宗康提议道:“王爷,不如等我前去找陈逸商议之后再禀明圣上?”
公冶嘉鸿瞪了他一眼,哼道:“怎么?嫌自己功劳小,想去抢夺本王贤侄的功劳?”
“……贤,贤侄?”
庞宗康眨了眨眼,一脸的迷惑。
饶是他见多识广,有儒将之风,也有些听不懂镇南王的话了。
武安侯陈太平可是镇北王杜青麾下,即便同为武侯,也和镇南王一脉武侯没啥来往。
这句“贤侄”着实小众了些。
公冶嘉鸿冷哼一声道:“此战经过如实上报,该是谁的功劳便是谁的!”
见众人应是,他的神色缓和一些,思忖许久补充道:
“另外,替本王写一封请罪书一并送过去。”
临时充当文书的副将:“啊?”
公冶嘉鸿当即更怒:“啊你娘啊!你他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