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老爷,三少爷来了。”
“让他进来吧!”
贾政闻言,把茶盏往茶几上一放,说道。同时抬首向门外瞧去。
而这时贾琮已经一身青袍走了进来,头上也只是简简单单的用青布条缠着一个卷,中间插着一只银簪。这副装束与贾宝玉、贾环的花团锦簇相比,可谓是轻素之极。
但是因为贾琮的步履稳重,神态从容,一缕长发垂后,再加上挺拔的腰杆,落在贾政的眼里倒是明显的清姿英发。
贾政以前也从没在意过贾琮,不过是逢年过节时不经意的扫他一眼,因此从没仔细观量过贾琮,一见之下,心里不由思忖:“这孩子长的倒是俊美!和大哥相比,真个是……”
下面的想法有些不敬,贾政作为一个迂腐方正之人,心里主动的停止了对贾赦的腹诽。
而就在这时,贾琮已经拱手行礼道:“侄儿见过叔叔。”
“免礼,坐吧!”
“谢谢二叔。”
“这次你考的不错啊!”
“多谢二叔夸奖,侄儿只是尽力而已。”
“这“尽力”二字说的好,多少学子就是少了这二字,学习上三心二意,以致学难有所成。”
……
“你可有韩大学士的《启悟录》?”
“这个,回叔叔的话,没有。”
……
贾琮对答如流,神色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但是在贾琮的一片恭敬中,贾政却明显的感觉到贾琮对他的疏离,就像两人之间隔了一层轻纱。
对此,贾政的心理与三春差不多,认为是平时没有在意贾琮的缘故,没对贾琮表示过关怀的缘故。
也因此,在勉励贾琮一番之后,贾政把翰林院学士韩士珍的《启悟录》,前国子监祭酒项思仁的《能与集》,以及一本《大虞二十二年县试同录》,送给了贾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