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铭准备先在戚向河这里取取经。
“我了解的其实也不多。”
“我把我知道的,都跟你说说。”
国人对体制内当领导的,一向高看一眼,戚向河也不例外。
在确认宋思铭真是乡长后,戚向河对宋思铭有求必应。
先将那捆树枝扔到一边,戚向河讲述起来。
根据戚向河的讲述,自己兄弟戚向山的这个朋友,姓潘,原来在酒厂干过,但不知为什么被酒厂开除了。
在山里遇到危险,结果被他弟弟戚向山所救,然后,就在戚家庄落了脚。
为了感谢戚向山的救命之恩,老潘开始在戚向山家酿酒,让戚向山卖酒赚钱。
本以为自己的光棍兄弟,能借此过上好日子,说不定还能再找个老伴,可卖酒的生意却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这和酿酒的成本和卖酒的价格有关。
别人酿酒可能三斤粮食,就能酿一斤酒,但老潘五斤粮食也出不了一斤酒,不过,即便是五斤粮食出一斤酒,酒的成本也不超过十块钱一斤。
偏偏,老潘要把价格定在二十一斤。
这个价格对于自酿的散酒,堪称天价。
平常喝散酒的喝不起,平常不喝散酒的又看不上,导致销量始终上不去。
最初那一两年,有时候,一个月一斤酒都卖不出去。
要不是他这个当大哥的经常接济弟弟和老潘,这俩人都能饿死。
等戚向河完全讲完,宋思铭突然有些没信心了。
不过,来都来了,总不能就此打道回府。
“柴禾我帮你背着,咱们过去吧!”
宋思铭背起那捆树枝,对戚向河说道。
“好。”
戚向河在前带路。
宋思铭跟在后面。
戚向山的三间房子,在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