萄牙人手中有大明朝所没有,所需要之物,大明朝也能靠自己的实力去拿。
手下败将,安敢言商?
如此请求,高拱忍不住多看了看,生怕是露了葡萄牙对大明朝的示好。
但翻过来翻过去,高拱看了几遍,就看到了葡萄牙的通商构想。
简而言之,是个五角贸易,葡萄牙——天竺——欧洲——非洲——大明朝。
“阿芙蓉”,是葡萄牙在殖民地天竺种植的高价值作物,虽然以后卖不到大明朝了,但葡萄牙却没打算就此放弃,准备运回欧洲大陆贩卖,得到了钱后,再雇佣人到非洲捕捉昆仑奴奴隶,将昆仑奴卖到大明朝,换取茶叶、丝绸、瓷器等物运回葡萄牙、欧洲贩卖。
一个个环节,牟取一个个暴利。
正如高拱所想,葡萄牙本土并没有能打动大明朝的物品,而大明朝却有很多吸引葡萄牙,吸引欧洲,特别是贵族们的物品。
葡萄牙唯有另辟蹊径,物品打动不了,那最原始的奴隶呢?
显然,葡萄牙使团中有了解东方历史的,早在唐朝时,阿拉伯商人就将从东非之地捕捉的昆仑奴卖到东方。
盛唐之盛,其一便是无所不容,这些“身强力壮,能负数百斤……黑如墨,唇红齿白,卷发黄发”的昆仑奴,在大唐贵族、富户中很受欢迎。
不过,阿拉伯商人为了防止昆仑奴在大唐繁衍后代,影响他们的生意,在贩卖昆仑奴时,都会采取阉割措施,这使得昆仑奴没有在世界东方泛滥开来。
葡萄牙使团保证,阿拉伯商人会的,他们都会,阿拉伯商人不会的,他们还会,若是贸易顺利,葡萄牙连那些肤白的奴隶也能弄到大明朝。
葡萄牙在天竺种植“阿芙蓉”,往欧洲贩卖“阿芙蓉”,在非洲捕捉“昆仑奴”,往大明朝贩卖“昆仑奴”,再把大明朝的茶叶、丝绸、瓷器运回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