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商量了一番,一人一个月给学校补贴二十块钱饭钱。
反正,这点钱对于财大气粗的两人来说,真不算什么,就当是做善事了。
虽然有二百来个学生,但是四十块钱的伙食费足以让这些孩子一天三顿吃饱吃好。
等到年底放寒假,学校挑了些成绩不错的学生,又是奖励粮食,又是奖励布。
如此折算下来,一个孩子只要在刘家垣好好念书,不但能吃饱饭,认字读书,还不用掏一分钱。
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学校的学生更多。
大部分家庭虽然没想着自家孩子能靠着读书改变命运,但也不能当个睁眼瞎。
公社对于刘家垣小学的做法也是竖着大拇指表扬,毕竟能让更多的孩子读书认字,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最关键的是,刘家垣有钱,小学就算开支超了也不用公社多出一分钱。
如此一来,李家沟的小学的学生渐渐地少了,不过白校长也不担心。
他没有康校长的雄心壮志,就算没有小学还有中学,他月月领工资,不出岔子,再干个五六年一直到退休就好了。
……
今年天年好,雨水足,一到五月底洋柿子红了,附近十里八村的大队领导就带着村民,担着洋柿子来刘家垣卖。
今年刘家垣除了约翰的二十五万订单,还收到了城里的三十万瓶订单,甚至津门那边有个饮料厂也订了十万瓶。
订单多了,钱自然少挣不了,所以一斤洋柿子按照七分五收。
易云平也把手头上的事情交代给梁书记,然后和许报国一起再次踏上晋城之行。
接待他们的依旧是许报国的那位战友,尚小军。
刚去的头一年,易云平也没问许报国,这个尚小军是干什么的。后来第二年又去,他才知道,尚小军是晋市公安局局长兼武装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