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能够上大学的农村学生,大多都是如此。
“今年寒假回家的时候,你还找过你当年的高中同学吗?”
男生想了想,点了点头,“找过。”
“跟他们聊了什么,玩了什么?”
“也没怎么玩,聊天聊了几句他们就开始说在村里工作的事儿,我也说不上话。”男生挠挠头。
“那你为什么跟他们说不上话了呢?”
“这……大家经历不同了吧,就感觉说不到一块,我说点什么,他们根本不明白什么意思。他们说的,我也不懂。”男生回答道。
“那我问你,如今你上了大学,毕了业国家会分配给你工作,你打算做什么?”
“我是学设计工作的,当然是想在相关岗位上给祖国增砖添瓦!”
“不回农村吗?”
“农村当然好,可是我所学的东西,在农村确实也用不上了。”
“好!我们给这位同学一点掌声!”刘培文叫道。
教室里顿时鼓起掌来。
鼓掌过后,刘培文才转头拿过桌子上的收获,指出一段,示意男生读给大家听。
“他考虑的是写文章,巧珍还是只能说些农村里婆婆妈妈的事。上次她来看他,他已经明显地感到了苦恼……”
男生念着念着就不念了,教室里也静的可怕。
他们忽然觉得自己都成了“高加林。”
“我……这!”男生涨红了脸,似乎想辩解自己并不是见异思迁的人。
刘培文笑了笑,把杂志要了回来。
“其实从刚才这位同学的例子,我们很容易看得出,高加林所面临的困境,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困境,而是一代人的困境!
“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从农村走向城市,个体的命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交叉转折下所遇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