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住,自然试用期一到就被辞退了。
这一任的总编是从女性文学杂志里转行过来的,原本北川秀以为她会挺不靠谱,没想到还意外的能干。
弓子两人胆战心惊的跟着进了办公室,见到堂堂总编都像是喽啰般站在一边,心情更加紧张了。
“两位就是《生活在浅草的我们》的作者么?”
北川秀坐在老板椅上,饶有兴致的看向两人。
在意外看到这篇稿子后,北川秀第一时间想起了川端康成写过的一篇并不算十分有名,但在纯文学界的口碑却非常硬的《浅草红团》。
川端康成的以“意识流”和“新感觉派”为主。
除了最著名的几部外,其他的作品如果能对上电波,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可要是看不对眼,不仅会感觉不到中独特的日式物哀美感,还会觉得在无病呻吟,不知所云。
《浅草红团》就是这种读者评价两极化十分严重的。
《浅草红团》也是川端康成“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品。
北川秀在研究生时期为了写毕业论文,基本把日本近代史上的所有文学作品都看了个遍。
其中他最喜欢的,毋庸置疑,自然是和他一样,屡屡被诺奖拒之门外的村上春树。
而排在村上春树之后的,便是原历史中,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新感觉派”不仅对日本本土文学作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隔壁一批又一批中生代的文学家。
譬如余华就曾说过:“川端康成的作品几乎笼罩了我最初写作时的头三年,那段时间我排斥了几乎所有别的作家。”
日本极为知名的文学评论家小林秀雄说:“我一直认为,川端先生的内心是那么冷漠,那么空旷,那么值得珍惜。
他不是自己活着,他还活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