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去。
可是林秋生和陈志英却无视了那个年轻的帅哥。
这些学生只是朝王宇勾勾身子,干瘪地挤出点笑。
很快,他们就把注意力全然放在了学术项目上边。
王宇以为像老林和老陈这种正经人,应该不会让学生搞东搞西。
才发现,还是天真了 。
导师带学生,本着应用尽用的原则。
谁没给老师干过活啊?
区别在于,很大一部分研究生导师一心只搞自己的事。
学生如果有能力的,就被导师带去搞副业。
学习能力强(指文化课程),业务能力差的,这些个导师不闻不问就算了。
你想找他,一两个月都看不到人。
等你快毕业的时候,论文怎么写,方向怎么定?开题报告你终于肝出来了,他跟你来一句,不行!
这种导师能把你活活气死。
善良的过来人会告诉有考研意向的学弟。
找导师,去找手里有课题的有项目的,再去研究生院做一做问卷调查。
别特么想信什么,我学习能力强,我靠自己的能力也能肝出一片天……
找学长们多问问,能避开许多的雷。
在这个前提下,把一些即将评职称的导师拉进备选名单。
为什么是即将评选呢?
因为已经评上的,他选你的可能性不大。
正在准备评的,你还有机会,你考上他的研究生,他评上了职称,你特么直接就起飞了。
如果前两种都选不上,就选口碑好的。
如果没得选,先看看自己从小到大的运气。
觉得运气不错的……运气不错的,前两种为什么考不上……
这都是王宇上辈子那个圈子总结出来的干货。
平常谁